关于转发《团中央学校部关于推广实施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通知》的通知
时间:2017-12-20 21:46:00 来源:共青团福建省委学校部 作者:

 各省级团委学校部、各高校团委: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及《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有关精神,切实发挥第二课堂服务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的积极作用,团中央学校部将在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面向全国高等学校推广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下简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1. 实施意义。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之外的重要育人平台,是面向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学校育人中心工作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领域。“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龙头项目,是高校共青团顺应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高校共青团深度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大局,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提升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2. 实施原则。1)坚持融入教育教学大局。紧紧围绕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作用,深入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互补、互相促进,将第二课堂打造成为鼓励学生知识实践、技能拓展、素质养成的育人平台。(2)坚持结合团的改革。将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团组织和团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的重要抓手,作为统筹高校共青团改革,提升高校共青团吸引力凝聚力和扩大工作有效覆盖的重要载体。(3)坚持遵循科学规律。依据和遵循人才培养规律、高等教育规律、青年成长发展规律,尊重和研究青年学生学习成长成才中产生的客观需求,进行系统科学的工作谋划。(4)坚持基层主体地位。以高校团委为实施主体,鼓励高校团委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在内容设计、平台建设、工作实施等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5)坚持工作务实有效。本着忠于事实、便于操作、易于推广的原则,在工作设计中体现科学实用、重视学生体验、避免求大求全。

二、主要内容

1.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功能定位。“第二课堂成绩单”应具有“客观跟踪记录、科学评价评估、促进学生成长、服务育人大局、强化组织建设、促进学生就业”等6方面功能。(1)客观跟踪记录。通过设置覆盖面广、内容模块全的课程体系,真实、客观地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事团学工作等情况和取得的各类成绩。(2)科学评价评估。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能力表现进行专业化的准确评价,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3)促进学生成长。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反馈,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类活动,促进能力素质的均衡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4)服务育人大局。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有关工作,促进共青团融入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全局,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对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为学校党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5)强化组织建设。通过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倒逼共青团工作转型升级,推进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建设,提升共青团的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6)促进学生就业。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为社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科学参考,搭建学生、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效连接平台。

2.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内容。“第二课堂成绩单”主要包括“4+1”的一揽子制度安排,包括4个体系即“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数据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1个产品即“第二课堂成绩单”。主要是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校内教育教学、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多个部门共同合作,以共青团组织为主要实施方,在引导学生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针对就业创业见习、创新创造实践、身体心理情感、志愿公益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借鉴第一课堂的做法,通过对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进行整体设计,探索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的工作模式,形成贴合学校特点、富有共青团特色、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制度机制。

3.“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课程项目体系。课程项目体系是“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基础,本质上是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分类整合和体系构建,同时在设计上应基于新形势下学校共青团的重点工作任务和职责。具体操作上,可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课程项目体系分为7个类别: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社会工作、技能特长(此类别仅供参考,各高校可结合学校特点、学生实际等,对课程项目体系进行自主设计)。(1)“思想成长”模块主要记载学生入党、入团情况,学生参加党校、团校培训经历,学生参加思想引领类活动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2)“实践实习”模块主要记载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业实习、岗位见习及其它实践活动的经历,参加与港澳台及国际交流访学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3)“志愿公益”模块主要记载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支教助残、社区服务、公益环保、赛会服务、海外服务等各类志愿公益活动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4)“创新创业”模块主要记载参与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和活动的经历及获得的相关荣誉,以及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取得专利等情况。(5)“文体活动”模块主要记载参与文艺、体育、人文素养等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6)“社会工作”模块主要记载在校内党团学(含学生社团)组织的工作任职履历、在校外的社会工作履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7)“技能特长”模块主要记载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培训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4.“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记录评价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是“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核心,主要是针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建立系统的记录、审核、评价机制。记录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坚持“客观为主,兼顾主观”的原则,以科学的量化标准为依据,可包括3个层面的评价方式。(1)记录式评价:根据既定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体系,对学生的课程参与过程和成果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同时依据活动种类、等级、参与方式的不同,在记录中予以反映。(2)学分式评价:可对“第二课堂成绩单”中的课程设定学分,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情况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是否完成学分作为其参与课程的重要评价标准。(3)综合式评价:可结合学校育人的目标指向,根据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描述性评价,形成评价报告。

5.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数据管理体系。网络数据管理系统是“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手段,是记录、评价、审核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的主要工作平台;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学校可分析、评估、调整各类活动的实施方式,以贴合学生需求、实现更大成效。网络数据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1)学生用户可通过网络数据管理系统,观察、选择、记录、评价、反馈第二课堂的课程及实施情况,并通过系统自主选择形成本人的“第二课堂成绩单”。(2)学校管理用户可通过系统进行课程发布、过程管理、收集反馈,监督、考核、评价、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情况。(3)社会用人单位用户可通过专门的学生信息查证入口,为在招聘用人中选择学生、评价学生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6.“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工作运行体系。运行体系是“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保障,通过横向沟通、纵向分工,建立起“事前规范、事中监督、事后审查”的完整工作闭环。工作运行体系应包括:(1)有制度,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制度规范和操作细则,做到有章可循、有序开展。(2)有人员,通过专门工作组或在院系、社团、班级设立专门负责人的方式,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分工,并进行专门的业务能力和系统操作培训,建立运转有力的工作队伍。(3)有机制,规范课程的发布审核流程,明确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记录、审核、评价、反馈、申诉的各个环节,做到便捷、透明、公平、公开。(4)有合作,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学校多个部门协调合作组建专门工作组,由校团委作为责任部门。

7.“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产品。最终为学生形成一张“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工作的目标所在。成绩单的设计要坚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客观性、价值性、简便性,对学生在第二课堂的表现进行权威认证,对学生表现出的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反映。(1)统一名称。名称应统一为“XX大学(学院)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并在显著位置体现团徽等共青团的标识。部分学校原有的“素质拓展证书”“实践活动成绩单”“第二课堂成绩鉴定”等名称可先予保留,逐步过渡至统一名称;遇有国际交流及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有特殊要求等情况,可区别使用成绩单的名称。(2)规范要素。记录的表现形式可多样,但基本要素应统一,主要应包括:学生基本信息、项目类别(即课程体系)、项目名称、项目时间、项目属性或级别(可设计为国家级、省部级、学校级等)、项目评价(学分、学时、获奖等)、项目认证(即客观记录参与情况)等7个方面。(3)注重使用。各高校形成的成绩单要作为官方资料放入学生档案,要作为升学及求职依据供学生使用,要作为人才评价依据供单位及社会使用,要面向校内外,多渠道加强“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内容宣传、理念传播、用途推广,提高学生的应用率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度。

三、具体要求

1. 合理设计推进步骤。1)厘清工作价值。基于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维护、组织提升等工作领域,梳理高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和传统品牌的实施目标、实施情况、存在不足等,明确各项工作的育人价值。(2)明确课程内容。参照7大模块或结合自身课程模块设计,梳理校内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经科学论证、征求意见等环节,确定可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课程项目。(3)建立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机制,如采用记录式,应针对活动等级、学生参与方式的不同等,明确记录的条件和要求;如采用学分式,应明确课程学分设置的规则、考核方式等;如采用综合式,应探索形成较为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4)完善运行机制。研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规范和操作细则,建立多部门沟通机制,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在校、院系、班级团组织以及学生组织中组建工作队伍,加强培训;同时明确课程发布、学生参与、学分审核、问题反馈等事项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5)搭建数据平台。可使用团中央学校部联合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提供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或开发搭建本校网络平台,实现工作的信息化运行管理。(6)推动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广泛参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各个项目并依托网络平台,广泛使用数据管理系统,实时或分阶段地记录、评价参与第二课堂情况。(7)形成最终产品。按照统一名称,结合基本要素,设计制作符合本校特色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版式,最终实现网络自动生成学生成绩单功能和用人单位查询验证功能,由学校进行权威认证。

2. 加强组织实施。要坚持“学校为主、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分头实施”,从团中央、省级团委到高校团委分层实施、分工协作。(1)团中央学校部成立“第二课堂成绩单”项目工作组,统筹推进工作,给予相关资源支持、技术支持和咨询帮助,积极协调政府和社会资源,在宏观层面宣传扩大“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社会知晓度和认可度;积极开展理论研究,编写辅导读本,宣传特色做法,并保障“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平台运营升级。(2)省级团委学校部(负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部门)成立专门工作组,省级团委学校部(负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部门)部长为第一责任人,研究制定整体推动本地区工作的具体办法,积极协调本地区有关部门单位给予支持,督导指导本地区工作推进情况,加强高校间工作经验的分享互学,总结归纳本地区优秀经验做法。(3)高校团委是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和牵头单位,要成立专门工作组,校团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统筹推进本校工作;要参考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争取在学校党政领导下,研究制定操作方案,加强和校内有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作;按照实施方案,建课程、建机制、建队伍、建平台、出产品,分步骤推进实施;及时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3. 加强保障宣传。各省级团委、高校团委要努力争取各级党政领导支持认可,积极争取其他部门在政策、师资、经费、场地、后勤等方面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保障,为制度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同时,按照各地区实际,争取联合教育部门在条件成熟时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学生个人档案。各省级团委和高校团委要加强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督导及宣传推广,广泛借助媒体平台,向社会全面推广“第二课堂成绩单”及实施效果,不断深化固化工作成果。                 

                                  共青福建省委学校部

                                      2017年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