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向好发展,学校将陆续迎来开学复课。针对如何做好开学复课和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回应了社会关切
抗“疫”曙光已在眼前,但复学还要再等等,你是否心情复杂?长期宅在家,对要作出新的改变是否惶恐不安,感觉焦虑无助?今天,随小编一起来听华中师范大学任志洪教授、
疫情当下,关于心理方面你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欢迎大家拨打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4009678920、010-67440033、027-59427263,专家为你解答! 今天,随教育小
积极的心理状况是抗击疫情的重要保障,为了增强大家的“心理免疫力”,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
疫情期间,长时间的居家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心理不适?我们一起跟随教育小微来听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特约专家,北京大学甘怡群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盖笑
积极的心理状况是抗击疫情的重要保障,为了增强大家的“心理免疫力”,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 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2020年初的这场始料未及的疫情和前所未有的庚子春节,让我们成为“宅男”“宅女”,让好友相会变成视频聊天,亲朋相聚变成隔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 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处于关键时期,31个省份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
亲爱的老师、同学: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部分师生出现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为帮助我校师生缓解和调整因疫情引发的各类心理困扰,我校心理健
一、泉信心理援助网络服务上线亲爱的老师、同学: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部分师生出现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为帮助我校师生缓解和调整因疫情引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随处可见的大口罩,荧幕、新闻上的疫情动态难免让人“心慌慌”,如何做好个人心理调适尤其重要。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特约中国科学院
疫情当下,如何做好个人心理调适尤其重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普团队支招,让大家从容应对疫情。认知: 合理看待疫情,防止灾难化思维。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开始,大学新生从熟悉的高中生活过渡到未知的大学生活,在入学伊始,将面临着诸多的不适应。为做好新生入学适应工作,让新生尽快熟悉班级同学,建立积极的
20世纪是心理学发展迅速的一个时期,在过去的100年里,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很多伟大的心理学实验,其中很多实验,揭示了人类本性中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的问题。
11月20日,我校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中心组织对2019级全体萌新们进行了一次心理普查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领》的精神与要求,加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亦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领》
各二级学院、辅导员: 为进一步了解2019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心理档案,以便学生工作者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对学生心理问
5月25日是个特别的日子,这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我校在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之“关爱心灵 关注成长”讲座,我校党委书记、校长陈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中总会有些事影响我们的心情,或是感觉情绪低落、或是感觉烦躁、焦虑等等。甚至有些时候,可能莫名其妙的感觉心情不
有两种人需要心理治疗:一种是需要让自己紧绷起来的人,另一种是需要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人。美国公众有一种普遍的认知:成功人士一般离不开两类人的扶持。这两类人常常被美国
我们生命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觉中度过,白天时我们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睡觉时却对自己一无所知,好像只是休息,为了第二天的神采奕奕。可早
每个人都会经历情绪临界点,或许是工作与生活压力的累积,心里已经有些许不如意,但大体美好,这时候发生了一件鸡毛蒜皮却又如同最后一根稻草的小事,整个人突然崩溃,委
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
21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