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清源讲堂”2019年学术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学术报告厅举行,仪式上,我校党委书记、校长陈笃彬作了致辞,市科协副主席郑华生发表讲话。紧接着,“清源讲堂”第十六讲举行,中国工程院刘人怀院士应我校之邀,作了主题为《创新路上的感想》的报告。刘人怀是我国工程力学及管理科学领域专家、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者之一。
“清源讲堂”是由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和我校联合主办,丰泽区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区委人才办、我校科研处承办。在“清源讲堂”2019年学术活动启动仪式与第十六讲上,福建省科协院士办主任郑恒强、泉州市科协副主席郑华生、泉州市科协主任马旭弘、丰泽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胄、丰泽区委人才办副主任陈泽吉,及丰泽区部分企业家、管理人员,与我校党委书记、校长陈笃彬,常务副校长林东,副校长黄克安,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卫华,校长助理周宏博、张舜德、傅明星,学校各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共220余人出席活动。
陈笃彬在“清源讲堂”2019年学术报告启动仪式致辞中,引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要求:“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鼓励大家要坚定弘扬“三创”精神,让“三创”迸发出最大的活力。
泉州市科协副主席郑华生强调,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应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积极参与产业技术攻关,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是新时代高校的应尽职责和使命担当。
郑华生期望,我校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学科、人才综合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他要求,我校要不断提升服务创新创业的能力、不断提升服务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能力、不断提升服务科技人才的能力,为建设“五个泉州”作出更大贡献。
随后,刘人怀院士从自己成长故事讲起,与师生共同分享了创新路上的感想。他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科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从而推动国家进步。
刘人怀指出“创新核心要素”是取得新的认识或获得新的成果,是在突破原有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他围绕“自然科学的创新”、“技术和工程科学的创新”、“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这4个方面,阐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同时,刘人怀勉励大家,创新一定要有责任心、耐心和好奇心,还需具备宽厚的知识积累、要勤奋、要善于抓住机遇。
刘人怀总结了创新的“三样秘诀”,即优秀的品质是创新的基础,走自己的路是创新的关键,从小事做起是创新的基本方法。最后,他鼓励我校师生,在探索未知世界中,自觉运用创新性思维改造客观世界,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出更多引人注目的成绩。
同时,此次“清源讲堂”的报告,也是我校“创新、创业、创造”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特邀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三创”工作氛围,勉励全校师生投入“三创”热潮中,让“三创”工作迸发最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