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教育改革前沿]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与文科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时间:2019-07-04 16:58:12 来源: 作者:

经济与管理学院课题组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是泉州地方应用型高校,学校坚持“面向产业、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在专业发展上,确立“以工为主、工贸结合”,以工学为主体,以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软件工程为特色,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各学科协调发展;工科类专业占比70%;下设六个实体的二级学院,即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意设计学院。按照我国学科的标准分类,其中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创意设计学院属于文科学院,而前者又是我们通俗称为经管类专业的学院。

如果进一步以培养对象的不同对这些学院分工,可以认为,工科学院主要培养的是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制造业与其他工程领域的专门人才,而经营学院主要培养的是经营管理和服务业的人才,从事各经济领域经济活动的经营管理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活动联系方式的变革,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员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经营管理知识,而经营管理人员为能够有效对经济活动进行经营管理,也需要对工程技术领域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在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以工学为主体,以经管和艺术为两翼的专业发展模式中,我们强调发展具有工学特色的经营专业,让经管专业更好服务于制造与工程技术,加快工科与文科的融合,形成本校的办学特色的专业发展思路。近年来,我们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讨。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与文科融合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社会生产越来越精细,专业隔离越来越明显,隔行如隔山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产却越来越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即常说的T型人才。单纯的具有管理技能,或者是单纯的具有工程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文、理、工学科日益渗透结合,地方工科高校在发展工科的同时已经明显的感受到了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性,文科也逐渐成为交叉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工科与文科融合,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育全方位复合型人才、支持地区行业交叉型学科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具体体现在:

 

(一)建设高水平工科高校的需要

工科高校在把传统工科优势学科办好的基础上,要想成为一所高水平大学,就必须办出特色鲜明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考察世界上多数著名高校,几乎无一例外普遍建立有人文、社会学科,部分还有着标志性的文科专业和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研究成果,同时学校还蕴含着特有的人文精神。这其中的规律性,值得研究借鉴。

 

(二)培养国家急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一般以教学为主,研究为辅,主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地方工科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育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保障的重担。人才是21世纪的竞争的核心力量,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就要拥有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需要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共同熏陶。文科的教育有益于培养一个拥有正确三观、健全人格、道德观念的现代高素质人才。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工科与文科专业融合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人才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进而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问题。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部分地方工科高校的兴办本来就是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建立的,并且承担了本地区大部分经济建设人才的培育任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创新,需要解决生态、人口、规划、城市建设等越来越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密切配合。“没有文科照样办大学”的思路早已经过时,有了人文科学的有效融合地方工科高校才能肩负起全面提升区域性经济、消除区域差异、提高劳动者素质、构建和谐地区社会的重要任务。

 

()工科高校办文科的优势

工科高校办文科有其特有的优势,即便是后期新建或者合并的地方工科高校发展文科有其不利的一面,也有潜在的机遇。主要表现在:

一是后发优势。地方工科高校发展文科,可以不受历史背景的限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的需要和自身特点兴办文科,选择自由度大,能把“小而精”的文科专业办好,在区域内部会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力。

二是特色鲜明的工科学科背景优势。地方工科高校一般都有自己优势的工科学科,文科发展可以选择工文结合的交叉发展模式,目前国际国内的许多高校都在这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哲学与计算机,新闻学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让地方工科高校的文科发展大有用武之地。与此同时,也对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便利条件,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文科专业知识,也通过浓郁的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具备了理工科的基本素养,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就业市场。三是管理理念上的优势。矛盾思想告诉我们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文科与理工科在教学管理上虽存在差别,但是如能互相借鉴,也是可以互补长短的。理工科科研教学强调和突出团队,这些对于文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三、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与文科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致力于交叉学科建设,提升文科专业学科水平和专业竞争力

各学科之间突破障碍、交叉融合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不论国内国外,每一所高校在文科发展上都或多或少体现着对于学科交叉发展的重视和尝试,以求在其结合点上派生出新的发展点,找到新的竞争优势。在文科和工科之间寻求“交叉”是工科高校发展文科的一个重要路径。改革开放起来,我国的许多地方传统产业也不断改革创新,产品技术含量提高,新兴产业不断出现。这些产业和产品的研发都是需要较多学科一起来支撑的,也就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为了能紧跟地方经济的发展,工文融合的交叉文科学科建设之路也是要选择的必经之路。地方应用型高校,可以发挥本校的工科优势学科,积极做探索交叉学科的发展,开展这个方面的人才培养。开辟新的专业方向,以培养目前社会上急需的既懂技术,又懂经济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选择对应的专业

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与文科融合,首先要解决的是专业选择与匹配问题。我们认为,其思路是:工科专业服务地方产业,文科专业匹配工科专业。

文科的内涵丰富,是人文科学和和社会科学二者的统称。但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其实又是相对独立的,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现象和规律,如艺术学、语言学、心理学、美学、民俗学等。而社会科学探讨的是研究社会现象,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文科的概念,又是用以区分理、工、农、医学等自然学科门类。

工科(工程学)是指如材料科学、计算机信息电子机械电气建筑水利汽车仪器等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工程学或工学即应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生产技术,来生产制造物质,解决有形产品的生产问题的科学。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生产与流通总是密不可分的,有时甚至融为一体。在生产过程中,为提高产品的产量和保证产品的质量,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科学的管理与控制。在生产之前,能否及时采购低成本、适用性的生产资料,是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而在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必须把这些产品销售出去,才能维持再生产的循环。产品没有销路,企业也就结束了生命。特别是在生产力度发达的今天,生产多少产品往往不是问题,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否销出去,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所以不管是在生产之前,生产过程中,还是在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需要的是科学和管理,需要高质量的经营管理人才。而高质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必须对自己所在并从事的行业及产品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能胜任经营管理工程。

根据以上分析,泉州目前经济结构中,主要的产业是轻工、建材、机械制造、电子通信等,与此相适应,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目前主要设置的工科专业是机械制造、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土木工程等类,因此实现了工科服务地方产业需要的目标。而需要经营管理专业与之相匹配,所以在专业选择与发展上,目前经济与管理学院已经设置有电子商务、国际商务、金融工程、投资学、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管理、审计学等专业。今后应继续发展的专业可以选择如“工程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等专业。如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培养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领域所急需的应用型质量管理工程人才。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的形成、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质量科学理论的实践为中心,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质量管理工程领域的技术和方法,能对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领域内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计测分析、评价、优化与创新,成为质量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再如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具有T型人才的重要特点,他们懂技术,又懂得管理,恰好适合社会所需。同时,为与学校的艺术设计学院匹配,可以在经济与管理学院里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三)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地方应用型高校绝大多数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基本特点和需求出发,确立“有一定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强,有应用性和创造性”的学生培养目标。根据这一目标构建的课程体系,要实现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相结合,学习内容体现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在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的同时,努力拓宽专业教育的内容。通过课程的整合、重组,建立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实施上,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以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质量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其修学的主要课程为:质量管理学、质量工程学、质量统计学、质量经济学、计量与标准化基础、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规划理论与方法、产品质量快速检测理论与方法、质量检测理论与技术等。毕业生可到各级政府质监单位、质量相关的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企业质量管理部门从事质量监督和管理等工作。再如工程管理专业,其主要课程为: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项目评估、项目投资与融资、国际工程承包、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

科学设置文科专业的课程,在设置中充分考虑专业的课程体系符合本校的工科专业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具有文理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在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中,开展这些课程的教学具有工科背景的优势,也能够充分利用本校工科的教学资源,得到“兼收并蓄,优势互补”的效果。

 

(四)建立完善的实践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实践是巩固知识,深入理解知识的过程,是提高文科学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地方工科高校在培养应用型文科学生的时候,应在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的基础上打造好第二课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育体系。在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广泛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和市场的调研工作;与企事业单位相互合作,建立适合学生学习提高的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社会资源优势,让学生做教师对外服务的助手,在教师对外开展研究与服务工作的同时给学生开辟一条实践道路;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利用比赛资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实力。

 

(五)加大经费投入,为文科专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工科为主的应用型地方高校,一般来说,存在工科教学资源投入较大,而文科的教学资源投入相对薄弱的问题。为建立与本样优势工科相匹配的优势文科,需要对文科专业进行改造和升级,需要具备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更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高度重视文科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和投入。既然认识到文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就需要加紧建设步伐,努力推动文科教育教学场所、设备。文科专业的实习基地和实验室一般来说投资不多,但是建成后效果好、受益面较广。地方工科高校要重视学生创新培养基地、实习机房、图书馆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为文科发展打造良好平台,尤其是图书馆建设是重中之重。为了不断满足文科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地方工科院校要坚持适当增加人文社科类图书资料的购置,逐步提高文科类图书资料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