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城市,选择了大学,那接下来是不是很想知道如何选择学院呢?各个学院的实力如何?特色和亮点是什么?开设了哪些专业?……
别急,“院长来了”!官微将推出学院介绍系列,为你详细介绍各个二级学院的办学亮点与特色,请持续关注哦!
院长寄语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学院。我们学院的本科教育具有实基础、强能力的特点,产教融合、联合培养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特色模式。
经过实践检验,这一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是人才培养得到了学生、家长认可,学生一专多能有成就感,家长满意;二是联合培养,为企业培养了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深受企业欢迎。三是专业建设与企业经营同步发展,师生在与企业合作中的良好表现,进一步坚定了行业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的信心。
我们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联合培养,为装备制造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如果你有志于在装备制造行业长足发展,那就加入我们吧!”
傅明星,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助理、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后。师从蒋大宗教授,主要从事热电制冷摄像机恒温技术部分研究。
实验实训对接了产业实际
教学改革聚焦了产业发展
培养方案融入了产业期望
教学条件汲取了多方优势
文化建设融入了工匠精神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泉州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
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福建应用中心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现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三个本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福建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福建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学科是福建省应用型学科。
学院校内建设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数控装备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3D打印装备与制造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虚拟制造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增材制造福建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福建省示范性校企共建实训基地,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7个实验室等。
学院拥有“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两个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
竞赛获奖
第八届福建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上斩获两个特等奖
第十四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件作品荣获二等奖,6件作品获优秀奖
“网龙杯”第五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1银2铜,1个“人气奖”的好成绩
“龙净杯”第十三届福建省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两项作品荣获二等奖
学术会议、讲座
智能制造技术学术研讨会
泉州智能制造职教集团年会
机械职业教育集团年会
专注于增材制造的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卢秉恒院士工作站
“一院一亮点”
产教融合 联合培养 共同发展
院长讲解数控机器人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实践教学资源校内校外共享。
校内拥有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数控装备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3D打印装备与制造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虚拟制造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增材制造福建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福建省示范性校企共建实训基地,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7个实验室;校外拥有21个联合培养基地、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
双师型师资专兼结合优势互补。
校内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中国高校金属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制造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省级教学名师、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泉州市桐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等为核心的教学团队。校外有来自合作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技术人员定期来校讲座、报告,有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程教学;师生常态化到企业调研和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的“双导师”制;以及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等制度和形式,为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一方面促进了工程技术人员教学水平、指导毕业设计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至少对接一个企业、一个工种,逐步深入地了解到企业的设备运行情况、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状况,熟悉了一个工种的目标、任务、程序,或者是一个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逐渐掌握一种技能等,潜移默化地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收到了不仅课堂上教学内容讲得好,还能在实践教学中示范做得好的效果。
德国工业4.0实验中心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融互通
产业需求融入培养方案。
行业要求融入实践教学。
教学与生产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产业升级换代的需求相结合;突出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装备运行、设计、制造流程等环节的能力与考核。产教融合的形式和内容,帮助我们发现双方在联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构建了由实验、实习、学科竞赛、双创训练、社会实践组成的互补、互通、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可以享受从生产部、质检部、设计部等部门之间的轮岗安排,学习进程定期升级提高。学生在正式工作前即具备了过硬的充分适应企业行业需求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
企业精神融入专业文化。
老师指导学生改进设计图纸
学生在组装自行设计的切割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福建省一流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毕业生具有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领域问题的能力,可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设备安装与调试、控制设计、企业管理等工作,有望发展成为机械工程领域的技术骨干,成为技术管理岗位的主要力量。对于想要继续深造读研的毕业生,可从事机械工程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与工程问题研究,成为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大型国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及应用研究的技术骨干。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本专业最大特点就是容易就业,就业面广,可在电力、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交通、仪表、轨道交通电气化等与电气工程相关领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工业过程控制、供变电技术、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传动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器设备的维护与检修、试验分析、研制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在各单位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工作达到规定年限后,可考取电气工程师。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市场竞争力和就业前景,近几年就业率达到97%以上,在工学类共170个本科专业中排名第10。毕业生可在有关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检测与自动装置、通信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研究方向报考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机器人工程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进入应用机器人的企业,承担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维护、管理、运行等工作,也可以进入创新型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毕业生能够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的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应用领域内,从事与机器人相关的技术开发、产品与系统设计及应用、设备与技术管理及相关工作。随着国家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将会出现大量需要“机器人”的局面,对机器人的需求是顺应社会进步发展的,届时将出现大量与机器人相关的生产制造企业,因此,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运行及维护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也将是社会急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