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备课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案
时间:2019-11-20 16:20:37 来源: 作者:

  泉信院教评〔2019〕12号

一、备课质量标准

  (一)基本要求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教学设计与准备。备课主要包括把握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对象、设计教案、备教学方法、撰写讲稿、开发课件、准备教具、试做实验等工作。备课基本要求如下:

  1.任课教师必须明确备课目的。备课是为了学生“学好”,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克服“只重备教材,忽略备学生,轻视备方法”的做法,注重整体性,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2.任课教师备课除认真、深入钻研教材外,必须广泛吸取和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要特别注意吸收新思想、新信息,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充实备课内容。教师备课应紧扣教材,又不拘于教材,应参阅本课程其他教材或专著,深入钻研、分析,集众家之所长,择其精华而授之;注重内容的广度、深度、前沿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

  3.任课教师备课时既要考虑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克服教学中的片面性和一般化,讲究备课的针对性。要在备大纲、备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授课对象,结合课程特点和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备课工作具有实效性。

  4.任课教师备课时要注意教学设计的层次性,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弄清主要问题的来龙去脉,领悟关键内容的前因后果,精心构思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和重点内容的展开与深入步骤,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5.任课教师要注意备课的计划性,对每一章节、每一单元的知识点认真进行梳理,从宏观微观上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教案和讲稿。

  (二)质量标准

备课质量标准表

评价

基元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  级  标  准

备注

A

C

1.

1.1

钻研教学大纲

0.4

掌握所授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关系;钻研吃透教学大纲,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三基”内容与要求,掌握本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要点、重点、难点、疑点和弱点

了解所授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关系;基本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三基”内容与要求,基本掌握本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要点、重点、难点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1.2

钻研

教材

0.3

清楚与本课程有关的“已学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内容及相关知识点,钻研吃透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弄清教材的重点章节和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对插图的构思及意义、练习的安排与解答等了如指掌,并有针对性地适度拓展备课内容;能够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思想提高的潜在因素,寓于教案、讲稿之中

了解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已学课程的关系,基本清楚本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教材的重点章节和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对插图的构思及意义、练习的安排与解答等做到心中有数

1.3

准备教学资料

0.3

能够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并能结合教材的不足给学生推荐学习参考书,能够针对所授课程的内容,广泛搜集典型案例,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

能够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向学生推荐学习参考书,能够针对所授课程的内容,寻找典型案例和工程案例,准备用于教学

2.

2.1

学生知识基础

0.3

了解所授对象的生源构成,清楚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已学课程情况,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

基本了解所授对象的文化基础和已学课程情况

2.2

学生学习能力

0.3

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品德意志、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自习情况和学习习惯,掌握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

基本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自习情况和学习习惯

2.3

学生学习要求

0.4

针对本课程,收集学生在学习上的疑点、难点和对教学的意见等,能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后,及时恰当地设计或修订教学方案

了解学生的学习要求,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有所体现

3.

3.1

讲授

次序

0.2

备课时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来编写教案,对导入新课、讲授、复习巩固、小结等过程设计合理

备课中能够根据教学的基本规律研究如何导入新课、讲授、复习巩固、小结等过程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3.2

讲课

重点

0.3

能够针对课程特点,在备课中注意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抓住关键,处理弱点(易混、易错内容),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能够从本课程要求出发,注意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3.3

教学

方法

0.3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混淆、易差错或易疏忽的问题,能采取设问、质疑、比较、讨论等方法搞清楚;能够采用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能基本克服“满堂灌”的现象,采用某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并注意到因材施教

3.4

教学

手段

0.2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自主开发的教育软件或CAI课件,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部分章节能够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注意教学手段的改进

4.

4.1

教学

步骤

0.3

能够结合讲授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对学生预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课堂小结等有精心的构思,做到有条不紊、环环相扣、严谨有序

有关学生预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课堂小结等过程基本完整

4.2

时间

分配

0.3

能够根据不同内容、不同要求及重要性,科学划分教学时数,同时结合讲授内容合理安排每节课讲授进程,做到内容紧凑,时间分配科学,留有余地

各章节教学学时安排合理,每节课教学内容适当

4.3

教学

组织

0.2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师生双边活动安排适当,计划周密科学,能够联系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做到教书育人

能有效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组织合理

 

4.4

板书

设计

0.2

有详细的板书设计,图表交代清楚,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交互应用科学可行,布局合理、富于启发,充分显示重点内容

有板书设计,布局合理,条理比较清楚,重点内容容易得到体现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5.

 

5.1

教具

器材

0.4

熟悉常用教具器材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教案设计中明确上课演示要用到的教具和器材名称

备课中列出了各章节教学中要用到的教具和器材

5.2

案例

资料

0.3

针对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对典型案例资料进行梳理,其资料的引用和介绍写入教案,做到安排紧凑,突出实效

对典型案例资料进行了一般性的梳理,教案中有文字说明

5.3

实验

试做

0.3

课前对演示性实验应亲自试做,对试做中出现的问题有原因分析和处置方法,精心设计实验程序

对不太熟悉的实验进行了试做

6.

6.1

教学

进度

0.4

认真编写教学进度表,表中各项目完整,说明清楚,理论教学、辅助教学(实验、操作、讨论、习题)等环节安排科学;教学进度表在新学期第一周编制完成,经教研室主任和学院教学负责人审核后及时上报

表中各项目完整,说明比较清楚,理论教学、辅助教学(实验、操作、讨论、参观、习题)等环节安排比较恰当,能按时上交教学进度表

6.2

教案

0.6

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安排教学内容详细,重点突出,各项目填写规范、内涵完整、整体和谐。教案按规定要求分章节编写,在讲课前已全部完成

课堂教学目标比较明确,重点突出;各项目填写较规范;教案按规定要求分章节编写,并在讲课前完成

    二、备课质量评价方案

    (一)评价方案

    以《备课质量标准》为依据,以教研室为单位,通过审阅任课教师的授课进度、教案和讲稿,按《备课质量评价表》中评价要素的内涵和评价方法,对教师的备课质量进行评价。首先对各评价要素定等级,评价等级分为A、B、C、D四档,按《备课质量标准》中A、C的标准,低于A高于C为B,低于C为D;然后打出评价基元的得分,得分=∑评价要素分值×等级系数(等级系数:A∶1.0、B∶0.8、C∶0.6、D∶0.4)。评价总分S等于评价基元得分之和,评价结果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评定,优秀:90≤S≤100;良好75≤S≤89;合格:60≤S≤74;不合格:S<60。

    (二)有关说明

    1.备课质量评价一般由学院组织实施,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同行评价;

    2.尚未获得任课教师资格的青年教师必须通过教研室组织的备课质量评价;

    3.学院可以采用抽查、教案展评等方式,促进备课质量的提高;

    4.学院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对备课态度较认真、但备课质量不高的教师,应该及时配备指导教师,请有经验的教师加以指导,提高备课质量。

备课质量评价表

评价

基元

评价要素

分值

评价内涵

评价方法

评价等级

A

B

C

D

1.

备课内容

1.1

钻研大纲

15

对本课程在专业培养中地位作用的理解,对“三基”内容与要求的理解,对重难点的把握

查看教师的

教案、讲稿

 

 

 

 

1.2

钻研教材

10

对教材结构、知识点的理解,对重难点的分析,对教材的挖掘与开发程度

查看教师的

教案、讲稿

 

 

 

 

1.3

教学资料

9

广泛吸取教学参考资料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案例典型并融入教学之中

查看教师的

教案、讲稿

 

 

 

 

2.

备课

质量

2.1

备方法

15

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有无学法指导等

查看教师的

教案、讲稿

 

 

 

 

2.2

备学生

10

对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要求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情况

查看教师的

教案、讲稿

 

 

 

 

2.3

备结构

10

各章节在教学步骤、时间安排、组织教学、板书设计等方面的完整情况与质量

查看教师的

教案、讲稿

 

 

 

 

2.4

备教具

10

对教具、演示器材的熟悉与准备情况,教参资料及有关案例的收集准备情况

查看教师的

教案、讲稿

 

 

 

 

3.

备课

效果

3.1

教学

进度表

6

教学进度表上交时间,教案、讲稿完备程度。教学进度表、教案、讲稿的规范情况

查看教师的

教案、讲稿

 

 

 

 

3.2

教案

15

教案的完成、更新情况,教案内涵的完整与形式的规范情况,是否有所创新

查看教案

 

 

 

 

评价

结论

本评价方案有3项评价基元,共9个评价要素,评价情况如下:达到A档:  项; B档:  项;C档:  项;D档:  项

评价得分

 

评价等级

 

负责人签字

 

评价日期

 

评价结果计算公式S=∑Xj·Yj,其中Xj分别表示A、B、C、D四个等级的权重值(A=1.0,B=0.8,C=0.6,D=0.4),Yj表示各评价要素的分值。评价结果标准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优秀:90≤S≤100;良好75≤S≤89;合格:60≤S≤74;不合格:S<60。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2019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