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的通知
时间:2020-06-13 16:29:11 来源: 作者:

各二级学院、学生处: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0〕5号)文件要求,为做好本年度我校报名参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情况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下简称“本届大赛”)将举办“1+6”系列活动。“1”是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6”是6项同期活动,包括“智闯未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智创未来”全球创新创业成果展、“智绘未来”世界湾区高等教育峰会、“智联未来”全球独角兽企业尖峰论坛、“智享未来”全球青年学术大咖面对面、“智投未来”投融资竞标会。具体赛项说明详见《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附件1)。

二、参赛对象

  我校在校本专科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

三、组织动员

  1.成立本届校赛组委会和竞赛办公室,负责本项赛事的领导和组织工作,校赛组委会下设竞赛办公室,挂靠教务处。校赛组委会成员具体名单如下:

  组委会主任:张舜德

  组委会副主任:岳爱臣、马勤

  组委会成员:周宏博、傅明星、邓一兵、车金如、陈鸿雁、段邦毅、马瑞天、石智生、李博诗、徐竟芳、张晓军

  竞赛办公室:任奉龙、何慧子

  2.成立本届校赛专家委员会。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岳爱臣教授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教务处副处长马勤教授担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邀请投资机构、企业高管、科研院所专家作为成员,全面负责参赛项目评审工作。

  3.本届校赛由教务处主办,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部等参与协办。

  4.成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对校赛组织、评审工作和协办单位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并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行为给予处理。

四、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1)。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须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在大赛通知发布前已获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或在2019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全国总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4.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五、赛程安排

  大赛评审时间:6月20日-7月30日,视疫情情况进行调整。

  1.院级选拔:由各学院根据网上报名参赛队伍数量3%的比例推荐优秀项目参加校赛(推荐项目数详见表:各学院需组建参赛报名队伍数量表)。(初定75日前完成)

  2.校级初赛: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推荐项目进行评审,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项目参加校级复赛。(初定7月10日前完成)

  3.校级复赛:入围校级复赛的参赛团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和答辩。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概述、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可进行产品实物展示。展示及答辩过程中,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初定7月15日前完成)

校级复赛将根据比赛结果,推荐优秀项目进行集中培训,并参加福建省赛,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比赛形式及奖励

  1.所有参加校赛团队都必须完成纸质申报,提交《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校赛项目计划书》(附件 2)电子版和纸质版(使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及《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团队信息采集表》(附件 3)到各学院汇总后,由各学院于7月5日前集中交到教务处。

  2.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择优推荐参加校级复赛项目,参加校级复赛项目需准备PPT进行答辩,并接受专家提问(暂定线上进行)。

 3.校级复赛设特等奖3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优秀奖22名。校赛设学院优秀组织单位奖2名,优秀指导老师8名,以参赛项目数和获奖成绩综合评定。

、任务安排

  关于参赛团队线上报名,各二级学院按照不低于本院学生人数15%的比例组建学生团队参赛报名(具体名额如下表),专业社团每位指导教师至少组建一支队伍参赛报名。

 

各学院需组建参赛报名队伍数量表

  

队伍数量

备注

(推荐校赛数量)

机械学院

225

7

电通学院

190

6

软件学院

300

9

土木学院

205

6

经管学院

430

13

创意学院

250

8

国教学院

10

1

共  计

1610

50

  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0年6月11日。赛事咨询请通过“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参赛团队可查看《“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生操作手册》(附件4),指导报名参赛。

七、工作要求

  1.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广泛动员学生、教师积极参与竞赛活动;要充分发挥专业社团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发现挖掘高质量竞赛项目;要深入挖掘校友资源,鼓励符合条件的校友创业项目参加竞赛,发挥大赛的品牌宣传作用,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

  2.在各类别学科竞赛等与大赛关联性较强的赛事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培育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要充分调动学科带头人、专家教授等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把提高学生和教师、优秀校友参与度作为拓宽项目来源、提升项目层次的重要方面来抓,切实把好项目的质量关。

  3.各学院需指派一名工作联系人,具体负责本项赛事的报名和联系工作,并将联系人的手机号码报教务处备案。

  4.各学院工作联系人加入学校工作QQ群(群号:219673967),将本单位《团队信息采集表》(见附件3)盖章签名的pdf扫描版及excel电子版,《项目计划书》(附件2)纸质版(使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一式1份)及电子版,于2020年7月5日前报教务处。

  5.参赛团队必须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任一方式报名成功。只线下报名,未网上报名成功的,无参赛资格。请各学院确保学生网上报名成功。

  其他未尽事宜,请与教务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