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好案例”展示(六)坚持抓牢基层党建,促进学科专业发展——软件学院教工党支部
时间:2022-06-30 14:49:59 来源: 作者:

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软件学院教工党支部成立于2018年11月26日,共有党员8人,设有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其中书记由周宏博院长担任。


 

二、案例内容

  软件工程专业自建设以来,就是软件学院教工党支部主抓工作的重中之重。软件学院围绕软件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专业建设。从下面几点进行描述。

  一、明确培养目标,构建“3333”课程体系

  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实施和服务发展需要,适应国民经济及软件行业技术,特别是海西经济区软件行业发展需求,培养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知行合一”校训,具有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在软件开发、软件分析、数据库开发与管理、产品规划等岗位,胜任可视化编程、数据库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图形图像处理等工作的“实基础、强能力、能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2.构建突出“三育融合、三标融通、三层递进、三养并重”的理论、实践、双创和人文素养课程相融合的“3333”课程体系。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和人文素养全面融合。“三育融合”,即“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融合,重在“三育融合”。“三标融通”,即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遵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软件行业标准”相融通。“三层递进”,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训练、企业实战训练”相融合,重在“递进强化”。“三养并重”,即综合素质养成课程体系由“品德修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构成,重在“素质养成”,为满足地方软件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以红色文化为基点,提升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1)从专业培养方案着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思政体系。2000年以后出生的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此修改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把思政教育全覆盖融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人探索课程思政融入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开展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的课程思政方案,纵向维度从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到实践课来开展,根据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特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形成立体思政。

  (2)结合党建工作,学院、企业、学生支部开展思政工作。

  利用党支部共建活动,带动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企业导师和学生积极融入。第一,我们联手马克思主义学院,提高软件工程专业的专职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课程思政能力;第二,在教学过程中,1个课程组团队和1个思政老师对接,做好专人负责专业课程思政的帮扶,把课程思政和思政课堂无缝衔接;第三,软件工程在行业应用中课程思政和企业要做到1对1对接。从而使教师得到提升,使学生得到成长,使企业得到壮大。

  (3)红色基因代入式专业课程思政实施

  课程思政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是进人课堂,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方面,教师不是唯一资源,更可能不是最优资源,因此要充分利用混合式翻转课堂开展思政教育,利用别人或自己教学团队建设好的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组互动,教学扮演,项目实战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把能力培育和价值塑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投入进来,让教学效果有效起来。

  三、组建专业团队,捕捉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有层次、有计划、有深度地融入思政内容,注重强化学生工程理伦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规划。我们用“大思政”的视野规划布局,用“小思政”精心付诸实践。“ 大思政”体现党、国家、政府、学校、教师、辅导员等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包含所有课程体系。“小思政”是聚焦到某一门课程、某些思政素材和元素,将思政要素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它体现并服务于“大思政”的理念、规划和总体布局。“大思政" 是“小思政” 的基础,“小思政” 是“大思政”的升华。(问)没有 “大思政”奠定的基础和营造的氛围,“小思政” 很难形成合力,更难以把握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向;没有“小思政”的落实实施,课程思政只能是纸上谈兵。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宾州滑石大学采取“4+0”模式联合开展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编号:MOE35US2A20181938N),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美两国培养要求的软件人才。中美双方学校以“目标共定、课程共建、师资共用、成果共享”的方式,携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协作培养高级软件人才。中美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运行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开辟了新的渠道。通过引进美国宾州滑石大学在软件工程领域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师资、课程体系、课程教材、网络资源平台、考核评估材料、教学手段及管理模式,借鉴美国宾州滑石大学的办学实践、课程教学手段和课程管理理念以及包括成熟的学分管理模式和评估的内在结构等现代大学管理经验,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办学模式,探索一条我校国际化办学的新路径。

  软件工程专业在软件学院教工党支部的推动下,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从顶层设计出发,立足教师是解决课程思政的关键,从提高教师思政意识、增强教师思政能力,在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布局和实施,并取得--系列成果,这些成果又反过来促进课程思政建设。自软件工程全面布局和开展课程思政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上课抬头率和教学任务完成率提高;二是教师上课主动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的职业任务;三是促进了教学和教改,建设了一批在线开发课程、思政样板课程和一流课程,并获批多项教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