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 优秀成果展示(二)紧扣“五创五好” 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
时间:2022-06-29 09:23:22 来源: 作者:

一、项目简介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学院党委的具体领导下,按照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学校、学院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是学院党委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党支部按照校党委关于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工作,“紧扣‘五创五好’,推进基层组织建设”项目2020年1月通过了学校党委立项,2022年1月通过了校党委的验收考核。支部现有党员23人,全部参加了支部活动。

 

二、“立项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提高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推进学院事业的发展,党支部紧扣“五创五好”建设任务和工作标准,在传承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改革实践,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党支部建设的“路线图”,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各项任务落实。

 

三、“立项活动”做法

  (一)创新理念路径,确保支部班子好

  1.推进“双带头人”建设。支部推选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教师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促进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

  2.选优配强支委队伍。强化支委班子建设,凝练“把支部班子建设作为提升支部组织力关键”理念,抓好“选、育、管、用”四个环节。注重配备熟悉和热爱党务工作的青年党员学术骨干担任支部委员,保证支部班子相对稳定,打造“率先垂范、务实创新、团结奉献”支委团队。

  3.探索支部配置模式。积极探索“4个1”模式,即1名学院党委委员担任支部书记;1名学院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将1名学院处级领导干部或党委委员编入支部;配备1名教辅人员担任党务工作者。

  (二)创设环境氛围,确保党员管理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集体学习、自学、心得交流、读书分享、观看影片、“指尖上的学习”、“移动中的学习”等形式,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用”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员意识与教师身份的认同,推动讲政治要求贯穿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全过程。

  2.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规范支部和党员行为,指导党员加强党性修养,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通过分类施策,营造“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积极氛围,引导党员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创立品牌特色,确保组织生活好

  1.严格组织生活。充分运用主题教育建立起来的学习体系、学习载体、学习制度,通过创新“三会一课”模式,规范“三会”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生活制度、谈心谈话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让组织生活严起来。

  2.丰富党日活动。创新形式全面推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注重主题党日的政治性和庄重感,形成定期开展活动的政治“生物钟”,开展“联合示范主题党日活动”实践,让党员从中得到锻炼、受熏陶,增强党员归属感。

  3.创建党建品牌。支部确定创建“永远跟党走,倾情献爱心”品牌建设。引导教师党员在日常教学科研生活中亮出党员身份、立起模范标尺、树立先锋形象,带头攻坚克难,发挥先锋作用,成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表率。

  (四)创建平台载体,确保制度落实好

  1.队伍建设双提升。开展“三岗三促三培养”实践,即创建青年先锋岗,促人才持续成长,培养青年后备人才;创建党员示范岗,促综合实力提升,培养骨干中坚人才;创建专家服务岗,促行业社会发展,培养行业领军人才,构建“专家引领、骨干示范、青年成长”的党员队伍培养体系,建立完善“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的良好运行机制,实现党建力量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双促进、双提升”。

  2.严把党员发展关。按照“把骨干教师发展入党”的原则,加大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和海外留学归国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大政治动员、政治引领、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做好政治吸纳。

  3.党支部共建机制。开展牵手“1+1”活动,探索与学生支部共建的创新举措,共同开展“党日活动”,选派政治理论强的教师为学生讲专题党课,选派教师党员作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加强学生的思想引领。

  (五)创优体制机制,确保作用发挥发

  1.健全党支部的工作机制。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使教师党支部工作贴紧中心、贴近实际,成为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坚强堡垒。构建“校内+校外、教师+学生”的联动共建机制,强化价值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党支部服务行业社会发展的能力。

  2.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有效发挥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着力推进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等育人体系建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亲和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维护师生员工正当权益。关心了解教师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丰富服务载体,健全帮扶机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维护教师党员和师生员工正当权利和权益,让党支部成为党员之家、教师之家,增强教师归属感、获得感。


 

四、“立项活动”成效

  (一)支部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党支部书记陈鸿雁教授在党建和学术方面均能发挥带头作用;学校首届“最美教师”、优秀党员亓梦佳、陈瑞华分别担任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支委班子较为稳定,在党员群众中威信较高,“率先垂范、务实创新、团结奉献”支委团队已经形成。2020年7月,党支部被评为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7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福建省教育工委第三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二)党员队伍焕发生机活力。党员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等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确保教师党员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发的发挥,疫情防控期间,组建党员先锋队,开展了“疫情防控‘双带头’,学习生活‘不掉线’”等主题活动,全体党员深入一线,确保学生生活有保障,线上教学有序开展。两年来,党员教师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4余项;451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指导学生 66人次在国家级学科技能竞赛中获奖,148人次在省级学科技能竞赛获奖,664人次获得241项各行业、协会主办的学科技能竞赛奖项。

  (三)落实落细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书记带头学、带头讲,发挥“头雁效应”,党员学习形式多样化,提高了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增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组织生活制度、谈心谈话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落到实处,咬耳扯袖、红脸流汗成为常态。

  (四)增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教师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主动参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带头攻坚克难,服务师生。学院新增省级实训平台立项2项,省级教改项目4项,省级一流课程11门,均由党员教师主持。党员教师共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教材3部,省级科研立项13项,横向课题2项。开通了“院长书记在线”征集师生意见建议,共计收集到师生意见建议100余项,已全部办结,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五)党建与事业发展相融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融合,与人才工程融合。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我院12门课程入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陈瑞华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中获一等奖。亓梦佳获省级教学创新能力竞赛二等奖。新教师授课能力过关性考核实现全覆盖,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在锻炼中得到切实提升。